当拔除某一插件板或器件后仪表恢复正常,就说明故障发生在那里。必须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存有浮药,如有必须采取措施后方可维修。
修理仪器仪表的方法和妙招有什么
仪器仪表在我们生活中的常见指数虽然不高,但是在工厂的应用中可是十分的广泛的,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仪器坏了那该怎么进行维修呢?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修理仪器仪表的方法和妙招,希望能帮到你。
修理仪器仪表的方法和妙招
1、 敲击手压法
经常会遇到仪器仪表运行时好时坏的现象,这种现象绝大多数是由于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。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敲击与手压法。
所谓的“敲击”就是对可能产生故障的部位,通过小橡皮鎯头或其他敲击物轻轻敲打插件板或部件,看看是否会引起出错或停机故障。所谓“手压”就是在故障出现时,关上电源后对插的部件和插头和座重新用手压牢,再开机试试是否会消除故障。如果发现敲打一下机壳正常,再敲打又不正常时,最好先将所有接头重插牢再试,若伤脑筋不成功,只好另想办法了。
2、 观察法
利用视觉、嗅觉、触觉。某些时候,损坏了的元件会变色、起泡或出现烧焦的斑点;烧坏的器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气味;短路的芯片会发烫;用肉眼也能观察到虚焊或脱焊处。
3、 排除法
所谓的排除法是通过拔插机内一些插件板、器件来判断故障原因的方法。当拔除某一插件板或器件后仪表恢复正常,就说明故障发生在那里。
4、 替换法
要求有两台同型号的仪器或有足够的备件。将一个好的备品与故障机上的同一元器件进行替换,看故障是否消除。
5、 对比法
要求有两台同型号的仪器仪表,并有一台是正常运行的。使用这种方法还要具备必要的设备,例如,万用表、示波器等。按比较的性质分有,电压比较、波形比较、静态阻抗比较、输出结果比较、电流比较等。
仪器仪表维修时的注意事项
1、用万用表欧姆挡时,切记不要带电测量。
2、使用逻辑笔、示波器检测信号时,要注意不使探针同时接触两个测量引脚,因为这种情况的实质是在加电的情况下形成短路。
3、检测电源中的滤波电容时,应先将电解电容器的正负极短路一下,而且短路时不要用表笔线来代替导线对电容器进行放电,因为这样容易烧断芯线。可以取一只带灯头引线的220V,60~100W的灯,接于电容器的两端,在放电瞬间灯泡会闪光。
4、在潮湿环境下检修仪表故障时,对印刷线路用万用表测其各点是否通畅很有必要,因为这种情况下的主要故障是铜箔腐蚀。
5、检修仪表内部电路时,如果安装元件的接点和电路板上涂了绝缘清漆,测量各点参数时可用普通手缝针焊在万用表的表笔上,以便刺穿漆层直接测量各点,而不用大面积剥离漆层。
6、不要带电插拔各种控制板和插头。因为在加电情况下,插拔控制板会产生较强的感应电动势,这时瞬间反击电压很高,很容易损坏相应的控制板和插头。
7、检修时不要盲目乱敲乱碰,以免扩大故障,越修越坏。
8、拆卸、调整仪表时,应记录原来的位置,以便复原。
维修机器、电器设备时的注意事项?
一、设备维修前1、劳保用品的准备。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装、劳保手套、防护眼镜等劳动保护用具。进入门禁车间时佩戴人员信息卡刷卡进入门禁车间。
2、按照五步法分析将要进行的维修工作,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,应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3、需要动火作业的,按照《动火管理规定》要求进行审批,开具动火令,并配备现场监护人和消防器材,易燃易爆物品全部清理,留出必要的安全距离。
4、需要登高作业的,按照《登高管理规定》要求,开具登高令,佩戴登高安全用品,登高作业下方必须摆放警示牌,提醒路人注意高空坠物。
5、需要使用电动车的,按照《电动车使用规定》要求进行使用,骑行时靠右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5㎞/h,必须佩带安全头盔并系好下颚带,到达目的地后妥善存放电动车,不得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。
6、设备维修前,先检查电、液、气动力源是否断开,且在开关处挂“正在修理”、“禁止合闸”等警示牌或专人监护,监护人不得从事操作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。
7、设备维修前必须检查、分析、了解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及现状。必须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存有浮药,如有必须采取措施后方可维修。
二、设备维修中
1、严禁维修处于运动状态下直接接触药剂的设备及部件。
2、工作过程中采用人力移动机件时,人员要妥善配合,多人搬抬应有一人指挥,动作一致,稳起、稳放、稳步前进。
3、工作中注意周围人员及自身的安全,防止挥动工具、工具脱落、工件飞溅造成伤害。两人以上工作要注意配合,工件放置整齐、平稳。
4、使用电动工具时注意随时检查紧固件、旋转件的紧固情况,确保其完好后,进行使用。
5、登高作业中要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挂的牢靠,确保安全使用。
6、一般情况下,禁止在旋转、转动的设备及其附属回路上进行工作。如果必须在旋转、转动着的设备上进行检查、清理及调查等工作时,必须注意扣紧袖口、戴好工作帽,防止被旋转部分卷入绞伤或碰伤。
7、禁止带电拆卸自动化控制设备,如PLC模块、在线仪表、气动阀的线路板等,以免损坏电子元器件。
三、设备维修后
1、设备开动前,先检查防护装置、紧固螺钉,电、液、气动力源开关是否完好,然后进行试车检验,运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,操作时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。
2、动火作业完毕后及时清理作业现场,将消防器材归位,经安全员检查确保安全后方能离开。
3、工作完成后,及时清理场地卫生,保持干净整洁,油液污水不得留在地上,以防滑倒伤人。
4、班组人员完成巡检、维修作业后,维修人员应当及时认真填写巡检、维修记录,不得出现漏填、错填现象,记录留用备查。
5、班组长认真审查审核值班人员与维修人员填写的巡检、维修记录,确保记录真实有效。